极致纤薄背后的性能妥协
当笔者从包装盒中取出这台仅5.8mm厚的旗舰时,钛合金边框传来的冰凉触感确实令人惊艳。相比8.2mm厚的S25 Ultra,减重56克带来的轻盈感在通勤时尤为明显。但三星工程师为达成这项"毫米级突破",究竟牺牲了多少用户体验?
设计:薄如蝉翼的代价
实测显示,S25 Edge的相机模组处厚度实际达到9.1mm——比机身最薄处多出57%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笔者在两周使用后,后盖已出现数道细微划痕,这或许与采用的第七代大猩猩玻璃配方有关。
性能:骁龙8 Elite的困兽之斗
安兔兔单次跑分轻松突破210万,但连续20轮3DMark测试后,性能衰减幅度高达50%。在28度室温下运行《原神》,15分钟后帧率就从满帧降至48帧,此时红外测温显示相机区域已达46.3℃。
影像系统:阉割版的遗憾
- 主摄:沿用S25 Ultra的2亿像素传感器,但默认输出仅1200万像素
- 超广角:相比Ultra版本进光量减少37%,暗光场景噪点明显
- 长焦:完全依赖主摄裁切,4倍变焦时出现明显色散现象
续航与充电:勉强达标
3900mAh电池在6.7英寸LTPO屏幕下,实测亮屏时间6小时21分(120Hz+2K分辨率)。25W有线充电从0到100%需要78分钟,作为对比,同价位OPPO Find X7 Ultra仅需29分钟。
购买建议:为颜值买单的奢侈品
10999元的起售价,换来的是阉割的影像系统、保守的快充方案,以及需要时刻警惕的散热问题。如果你追求极致的握持手感,它能带来智能手机中最极致的薄度体验;但若想要全能旗舰,建议等S25 Ultra降价。
💬玩家评论
看完果断放弃预购,散热问题对游戏党简直是灾难
厚度减少2mm却要牺牲这么多功能,三星这波操作看不懂
主力机使用一周回来点赞,轻薄手感确实无敌,但充电时发热明显
摄影爱好者劝退!长焦画质还不如我三年前的Mate50
这个价位我选Find X7 Ultra,厚度只多0.5mm但配置全面碾压
发表评论